
干簧管浮球液位計測量值與實際液位偏差過大可能由多種原因導致,以下為常見故障點及排查方向:
一、浮球與機械部件故障
浮球卡滯或脫落?
浮球可能被容器內雜物(如纖維、沉淀物)纏繞卡住,或與容器內壁碰撞后卡滯,導致無法隨液位升降?。若浮球脫落,則會出現“假液位"現象(如常壓車間浮球液位計指示異常)?。
排查方法?:檢查浮球是否自由移動,確認是否脫落或連桿斷裂?。
浮球損壞或配重異常?
浮球外殼破裂、內部進水或配重位置偏移,會導致浮力變化,影響測量精度?。例如,浮球連桿斷裂或轉換機構損壞時,指示可能偏低?。
二、干簧管與電路問題
干簧管損壞或脫焊?
干簧管是核心傳感部件,若老化、脫焊或觸點氧化,會導致信號輸出異常?。
排查方法?:拆下變送器表頭,檢查干簧管是否完好、焊接是否牢固?。
變送器模塊故障?
變送器內部模塊異常(如電流輸出不穩定)或表頭損壞,會導致無指示或指示偏差?。
排查方法?:測量模塊輸出的4-20mA電流值是否正常,或更換表頭測試?。
三、安裝與環境因素
安裝位置不當?
液位計未垂直安裝或靠近進料口,可能導致浮球受液體流動沖擊而波動,影響測量穩定性?。
優化建議?:確保安裝垂直,遠離強擾動源?。
磁場干擾?
浮球和導桿含磁性材料,若周圍存在強磁場(如電機、變壓器),可能干擾干簧管動作,導致誤觸發或消磁?。
排查方法?:檢查儀表周邊是否有強磁場設備,并移除干擾源?。
四、介質與外部條件影響
介質特性變化?
液體粘度、溫度或密度變化(如高溫導致介質膨脹)會影響浮球浮力,造成讀數偏差?。若介質含硫量高,可能在浮球吊桿處結晶結塊。
應對措施?:根據介質特性調整浮球比重或更換耐腐蝕材質?。
信號傳輸問題?
接線端子松動、信號線絕緣下降或地電流干擾,可能導致DCS顯示與現場儀表不一致。
排查方法?:檢查信號線路,密封端子盒防止進水。
總結建議
排查時需按以下順序:
檢查浮球是否卡滯、脫落或損壞;
測試干簧管和變送器模塊;
確認安裝位置及周邊環境;
分析介質特性與信號傳輸穩定性。